醫療新聞
醫療新聞
News動靜脈廔管用力跳難止血 醫:血管狹窄儘速就醫
2021/9/880歲彭先生接受洗腎治療,近日發現洗腎後止血不易,甚至超過30分鐘都無法止血,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林俊閔醫師,林俊閔醫師以透析儀器檢查,顯示病患靜脈壓力過高,再經過高精度血管攝影發現狹窄病灶,以氣球撐開手術,經過半個小時,原本0.1公分的人工血管,恢復到0.6 公分,回復病患血管通路功能,讓洗腎能夠順利進行。
安全又快速 入營役男免費COVID-19抗原快篩
2021/9/7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政策,加強役男入營相關防疫作為,院長陳自諒表示,即日起(9月7日)協助實施役男於入營前3日(不含入營當日)免費抗原快篩,以保障入營服役群體安全。 感染科張凱音主任指出,相關措施,為即將入營的役男,應於入營前3日(不含入營當日,最早自9月3日開始)持徵集令(常備兵役、一般替代役、補充兵)或入營通知書(研發替代役)或錄取通知書(志願役)及健保卡至本院,即日起周一到周五上午11:00到12:00或下午15:00到16:00於藥來速窗口(急診入口對面)受理免費COVID-19抗原快篩作業,過程方便且不需要進入院內,約一個小時報告出爐,結果透過健保IC卡上傳,提供安全又快速的服務,歡迎符合條件有需要之民眾多加利用。
微創血管內栓塞手術 成功搶救顱內動脈瘤病患
2021/9/6一名57歲劉姓女病患,突然出現爆炸性頭痛、頭暈、頸部僵硬疼痛,緊急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就醫,到院時意識清楚,但是畏光、反應遲鈍,昏迷指數14分。經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評估後,先安排腦部數位血管造影檢查,診斷為動脈瘤破裂引發急性顱內出血,再由巫智穎醫師與醫學影像科李喬華醫師共同會診給予治療建議後,家屬決定接受微創血管內動脈瘤栓塞手術,經過李醫師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後,手術成功。目前病患已經順利出院,意識清楚,恢復良好,手腳活動自如。
免下車省時避免感染 藥來速批價領藥快篩一次搞定
2021/9/1中國醫藥大新竹附設醫院打造「藥來速」領藥免下車窗口,鄉親服務,總藥師黃柏豪表示,藥來速不只可領藥,因應疫情還結合防疫,有兩大功能。第一,民眾領藥免下車省時方便且避免感染,批價領藥一次搞定。第二,藥來速也是探病家屬抗原快篩的辦理窗口,現場掛號領取採檢用品完成後,僅需等候約60分鐘即可立即於原窗口領取報告。
不須開刀切除器官 內視鏡手術完整切除早期癌變
2021/8/30一名60歲男性病患,因為胃酸逆流不適,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接受胃鏡檢查,檢查發現除了因胃酸過多,造成的食道發炎之外,在胃與食道交接處發現了一處不到一公分的癌變,經過消化科醫師范峻維仔細評估,發現是最早期的癌變,可以接受內視鏡做癌變處切除即可,不須切除器官,病患術後一天便能開始進食,第三天就可以出院回家,目前只須定期追蹤。范峻維醫師特別強調,早期檢查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的重要性。
小孩便祕腹痛 中醫調理解便順暢胃口開
2021/8/26國小男孩因為嚴重便秘住院檢查發現結腸阻塞,出院後仍然每隔三日要用甘油球灌腸才會解便,伴隨腹痛、食慾減退,給予滋陰、潤腸、理氣、通便的中藥甘露飲、麻子仁丸等處方,治療1週之後,弟弟每日可以排便1-2回,解便成形,腹痛緩解,食欲明顯改善。治療2個月後中藥減量服用仍可以維持每日排便順暢,胃口開,身高也明顯長高,一年後追蹤已不需要依賴中藥幫助排便,體重增加10公斤,身高增長9公分,雖然尚未進入青春期,但可觀察到中醫藥的腸胃調理對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效果。
中醫大藝廊邀請6國際級藝術家 展出40件作品
2021/8/25中醫大新竹附醫藝廊邀請6位國際級藝術家,展出40件作品,展出的地點在大廳之外,也在藥劑科和健檢中心,院長陳自諒表示,期盼透過藝術作品,療癒病患,營造友善就醫環境,來到醫院感染藝術文化氣息,更有「溫度」,而不是冷冰冰。 策展人陳昭賢表示,這次一共邀請6位國際藝術家近40件作品,包含丁雄泉「生生不息」、梁奕焚「聞香」、佐藤公聰「早晨的海」、 蔡政維雕塑「探精靈」、劉國松「錢塘潮」、蔡汝恭「風景」等國際級藝術家。
家長焦慮學生開學遭感染 醫: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
2021/8/239月1日即將開學,縣市政府也在為開學作防疫準備,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看診,被很多焦慮的家長訊問,「小孩上學安全嗎?」學生不知道何時可打到疫苗,如何防範? 增加學生的保護力? 陳思融醫師提出三點建議,第一,對學生來說,防疫千萬不能放鬆,持續戴口罩,勤洗手,保持社交距離,是最基本的防疫。第二,家人施打疫苗對兒童形成包覆性保護,降低兒童的感染力。第三,五歲以下孩童,除了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之外,建議可在6-12個月,自費施打一劑,讓保護力更完整。
102歲人瑞跌倒骨折無法動彈 微創手術三天後出院
2021/8/16102歲的女性人瑞在家中突然跌倒,無法動彈,家屬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,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查,除了頭部受傷,骨科醫師王鍵元診斷,確定左側「股骨近端轉子間骨折」,跟家屬詳細說明以及術前評估後,立即進行「微創閉鎖復位鋼釘固定」手術,病患隔天就坐在床邊吃飯,三天後順利出院,可以扶著助行器緩慢行走,目前復健良好。 王鍵元表示,股骨近端轉子間骨折發生時,患者會感到極度的疼痛,無法活動,如果不積極治療,長時間臥床,容易引起易產生肺炎、泌尿道感染、敗血症或褥瘡等併發症,如果加上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等內科疾病,一旦發生併發症就可能導致死亡,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%。
AI深喉嚨唾液PCR 減少棉籤戳鼻之苦
2021/8/9為了讓民眾採檢更為便利,中醫大新竹附醫打造科技防疫,產學合作,設立AI 智能深喉嚨唾液PCR 。院長陳自諒表示,民眾透過本院門診,由醫師看診開出COVID-19 深喉唾液PCR檢驗單,就可以在本院大廳PCR 智取箱,領取深喉唾液採檢容器,透過「由喉嚨內吐出唾液」,就可以檢驗,24小時內可知道結果,不只減少醫護和行政人力,更維持醫院的防疫量能,讓普篩方便,降低接觸感染,省時,輕鬆,減少棉籤戳鼻之苦,適合需要定期篩檢的補教業,學校,服務業及企業等。